聊聊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

2024-10-25    藍藍小助手

一、談談審美
開頭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什么才是審美呢?社會主流的審美,還是同圈層所共識的審美?或者是經過不斷認知之后提升眼界之后的審美才是審美?
其實并沒有標準答案,人是有局限的,生活在山區(qū)的孩子認為早起時,太陽灑落光雨在田野山川上,他覺得美;晚霞將落時,與小伙伴們共賞,他們覺得美;生活在資源充足的市區(qū)里的孩子認為,鋼鐵森林,科技炫酷,這也是一種美;他們覺得游戲里的炫酷特性也叫美;當然,還有其他的種種,各有自己的獨特感受。

審美不該只有一個標準,人也不能只有一個被規(guī)訓的思想。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我是個不起眼的設計師,或者美工。目前是轉行為運營了。為什么發(fā)出這一期呢?目的是把作品什么的整理一下發(fā)出來,聊聊這些年的種種,順帶發(fā)發(fā)牢騷。



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設計,什么是壞的設計,美的定義到底是什么?
我認為各有己見,品味沒有好壞之分,合適即可。也許他認為這是好的審美,我認為這是不錯的審美,審美一直都是被多種因素定義的。如果把古代的四大美女放到現(xiàn)在,你照樣覺得很丑。
以前喜歡的殺馬特發(fā)型,喇叭褲,放到現(xiàn)在也照樣是異類。在者,以前是健身為美,有一段時間居然是白幼瘦。當主流不可以被言說,那么你只能成為主流的一員,否則,連機會都沒有。
就像是:窮鄉(xiāng)僻壤的犯罪率低,不代表那里的人就品德高尚,只是他們沒得選擇罷了,其實也都是一個機會而已。


二、聊聊設計與商業(yè)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回到設計,終歸到底,都是為了目標群體服務。
但設計師其實是對上級和甲方服務,有時候并不是直接對大眾服務。
挺多設計師都陷在自己優(yōu)越的認知里面,覺得別人做的丑,不對,這不是設計,沒有任何技巧和操作?;蛟S你做的設計是那種創(chuàng)新型的,研究類型的,可以橫向對比來說確實許多的設計不像是設計。
但論道許多商業(yè)上的設計,其實并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design,需要的是在突出主要內容的情況下
做一點符合自身企業(yè)調性的錦上添花的裝飾而已。沒錯,是裝飾。


我倒是不否認這也是一種設計,因為對比不懂設計的普通人來說,壓根都不知道編排,版式,對比對齊等涵義。他們只需要看著內容整齊美觀,幾秒內能找到重點內容即可。

許多人會遇到的幾種情況:
A、領導不喜歡這種顏色,感覺不對。
B、這里要大一點,要突出主要的內容。
C、logo放大。
D、麻煩你重做一版。

諸如此類的情況,其實都是溝通沒有可視化,不說直接過稿和過關,就說能不能具體一點。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我個人一般是這樣做的:
1、接到委托或工作任務之后,一般是先和對方進行溝通。溝通什么內容?詳細的向對方詢問具體要做的東西,比如目標是什么?有什么圖文嗎?logo有嗎?你們喜歡的是哪種類型的呢?顏色是什么?圖案和ip是否有要求等。(整理基本的信息)。
2、展示自己所做過的案例,對他表述的理解,也展示市面上趨勢的設計,比如大廠所做的,爆火的,未來趨勢的設計,迎合市場的設計等。對這些設計進行闡述,畢竟設計師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個翻譯者,得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表達出來,能夠讓他們明白利與弊,順帶展示專業(yè)性。
3、對了,別忘了了解對方的競品,企業(yè)設計的調性,產品是什么,業(yè)內品類如何?客戶是哪些?產品優(yōu)勢、特點之類的。搜集這些訊息其實沒什么用,但是在提案的時候,做設計的時候,能夠帶上一些觀點,讓自己顯得很懂哥,也顯得認真負責專業(yè)。

4、敲定之后,再次詢問對方,有沒有你喜歡的案例?喜歡案例中的什么元素?ip?圖案?顏色?還是整體的感覺?最好是具體某一種,方便制作的時候具體方向不會跑偏。
5、然后基本確定了,就可以去抄了,哈哈,不是,去找參考了。不說是抄吧,至少得從參考中提取不一樣的元素進行組合,我說的已經很含蓄了,懂不懂轉換思想那就看各位了。
6、其實沒這么原創(chuàng)設計,在我看來我的作品是shift,其他人的也有大多數(shù)是shift,玩來玩去這么多年了,基本都是這幾個形式,只不過換了一個表皮,加上表述不一樣而已,就變成了新的了。其實沒變,該是什么樣還是什么樣,但也許變化的是營銷方式。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三、聊聊品牌
品牌的表述過程,要做的東西,做的調研,說一些實話:其實品牌不都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嗎,大肆宣傳,在外獲得信譽和信任感,在內統(tǒng)一。品牌獲得的高溢價在于把物品本身的使用價值給掩蓋了。

其實可以認為,品牌是企業(yè)在用戶心智中的印象總和、品牌是降低所有商業(yè)運作成本的綜合、品牌是企業(yè)的主要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是樹立公眾人設形象,擁有公眾信任度和擁護,產品附加值,以及文化附屬的總和、品牌是統(tǒng)一的視覺和價值觀,公司戰(zhàn)略方向。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舉個例子
豬肉,以前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看過殺豬的過程,連小孩都知道豬肉是怎么來的,但現(xiàn)在城里人要搞清楚豬肉怎么來的就很難了。
比如我們去的商超,背后有專門的集采中心體彩中心,又是找的肉類批發(fā)代理商,這些豬肉也是集中屠宰,集中飼養(yǎng)集中繁殖的。就連屠宰也可以分為放血、燙皮,脫毛,刮皮,去內臟和切塊任何一項具體的工作,皆由不同的人來完成,大家共同構成了龐大的鏈條,于是繁育屠宰加工和消費之間離得越來越遠,成品豬肉被保鮮膜包好,放在超市生鮮區(qū)中在我們這些顧客眼中,就成為了一種獨立存在的東西,于是變得抽象和拜物化了。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你可能覺得這個說法,很夸張豬肉跟拜物扯得上什么關系呢,但你仔細想想,一斤豬肉10來塊錢,而頂級火腿呢?可能一片就要幾十甚至上百,火腿愛好者們還會關注品牌產地等級,但人們既不在乎也不知道豬是怎么成為火腿。在商品剛剛興起的年代,這些農民原本吃的東西都是自己種的養(yǎng),現(xiàn)在卻要依賴于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大型工業(yè)體系。

那我們?yōu)槭裁匆焉a的控制權交給不認識的大公司呢?
這些食物安全嗎?干凈嗎?
別搞個企業(yè)級豬肉過來把爺肚子吃壞了,特別是這些食物都是用罐子瓶子袋子包裝好的,看不見摸不著,也聞不到,與農民們以往感知食物的方式是完全相悖的,而且也不是熟悉的社群生產的,要是打開一只罐頭,東西不對,消費者也不知道向誰求助。
為了解決信任問題,品牌出現(xiàn)了,所以品牌的第一個作用,就是給消費者安全感,
這些食物不是來自陌生的無名公司,而是來自某個更有溫度的地方。
我們熟悉品牌后,不需要用觸覺視覺味覺來評估產品了,只需要選擇信任某個品牌就能確保品質。
但很快大家就發(fā)現(xiàn)品牌不僅能給人安全感,還有一種更神秘的力量,它可以把產品符號化,圖騰化,產品的價值也不再取決于成分了。

譬如我們買個瓷磚清潔劑,一般不會深究里面是白醋和小蘇打的混合物。
我們更在乎的是這個品牌的清潔劑在媒體上是如何廣受贊譽的。當人們在拜物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我們就漸漸步入了消費社會。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再比如
,
各種名表,名牌包包,名牌衣服等,其實就是貼了個牌子,說不定供應商和那些小商販的供應商是同一個呢。表本來是時間的,包用來裝東西的,衣服是穿的,品牌把它們賦予了“遠不止于此的價值”,好像買的不是名牌,而是一種上流社會的通行證;買的不是名牌,是一種身份,一種優(yōu)越和對比區(qū)分。現(xiàn)在想想,也就那樣。

我接觸過工廠,供應商,其實還真是這樣,名牌的品牌外包給這些工廠來制作,成本其實也就那樣,貴的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品牌形象和人們的虛榮心作怪。不能怪人們無知,只不過身處迷霧的當時誰也無法脫身。

至此,我可以認為品牌是一個對外形象的構建,獲得高溢價的一種手段,清洗物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賦予一種概念“遠不止于此”的價值。安卓用戶會說:我這手機啥都能玩,價格公道,為什么選擇蘋果手機呢?這時候蘋果用戶站出來說:不不不,你還是低估了手機的操作性和功能性,遠不止于此呢。然后更高一層的蘋果用戶站出來說:不不不,你還是低估了,你知道它可以這樣操作嗎?

一個個圈層的人都有屬于自身的歸屬感和優(yōu)越感,品牌賦予他們一種社會性,用品味、內涵、身份、小眾等意識形態(tài)作為區(qū)分,甚至不用品牌去區(qū)分,用戶自己會劃分階層,進而去維護他的優(yōu)越性。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一般來說,任何商業(yè)行為都是為了降本增效的,少部分是前期虧損,后期發(fā)力的,比如最近的百度無人汽車,前期虧損,收集地理信息數(shù)據,為了后期占領市場發(fā)力。其中有人說是陰謀論,說是擠占了司機們的市場,確實有這個問題,但是很多方面來說,都是優(yōu)勝劣汰的,你不發(fā)展,別人可不等你,為了使自身更強大,不得不犧牲掉一些人。馬克思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比sha死自己的敵人來得更實際的了?!保陨韽姶笾蟛艜ゲ际?、發(fā)福利,為的是讓不那么強的人穩(wěn)住。少有的為救他人而犧牲自己的,我相信有,但太少太少了。

四、一些品牌的思考
逆向思考一下,品牌對外,我們看到的是什么?
舉一個熟悉的例子,蜜雪冰城。對外,我們知道它親民,價格便宜,質量暫且不談,它對外宣傳的種種和內部所做的,就是塑造這么一個形象。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大眾消費者其實不知道什么品牌啦,設計啦這些概念,他們只知道有優(yōu)惠,價格便宜,都在選擇這個,當然也有其他的奶茶選擇,這不是固定的,偶然回去買喜茶,偶爾霸王茶姬,偶爾茶百道,偶爾蜜雪。
一旦內部出現(xiàn)了問題,就有曝光,曝光出來,就需要公關,維護品牌形象。記得之前海底撈后廚有老鼠,臟亂差的現(xiàn)象,公關先是承認自己做的不對,并且承諾以后改,而且也沒有責怪普通員工,而是去懲罰領導者,這在外塑造了一種公正平等的形象,再加上對內部員工有很好的服務,福利,他們對外也宣傳不錯,有人說海底撈的核心是服務,其實我更覺得是標準化的能力和品牌形象讓他出圈。


現(xiàn)在做品牌最起碼先起頭的是產品質量,價格,創(chuàng)新差異等方面,要么是服務,要么是實體。
先有一部分擁護者,得到了認真的反饋,之后再大肆傳播,篩選目標用戶,但總有不符合圈層的人,這些就不是受眾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差異,也就是不同的審美,不同的感覺,這個沒辦法,只能先抓取一部分較為符合的受眾。還有一點就是,品牌不只是一開始就是品牌的,什么意思呢?他是經過不同賽道的測試,獲勝的賽道,正反饋多的賽道才能成為首要品牌,也就是沒有一開始就是品牌的品牌,而是后天形成的塑造的,先有了品牌才有后續(xù)的一系列概念理論的完整性。當然,前面也要有較為抽象的理論指導,不然只能是盲人摸象。有了理論指導,回到現(xiàn)實實踐中,從中做出了成績,再總結方法,再進入實踐,所有品牌都是如此不斷的迭代,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趨勢。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說完前者,那么接下來說說看品牌的理論吧,我個人認為自己的動手能力不差,但只有動手能力沒有理論忽悠人,找不到工作不說,還不知道怎么成交客戶。
在工作的時候,可能是我圈層的問題,做的設計基本是那種不是很“設計”的設計。因為決策權不在于工具人,即使有一套方法解釋,最后還是按照甲方的老板進行決策。我們只能提前做好溝通,具體分析,盡量具體一點的方向。
怎么個具體法?上面有說到過,這里總結一下吧。利用 
star
 和 
smart 
工具來進行總結,對了,要善用工具,比如現(xiàn)在的 ai 和其他的智能軟件,或者其他的模型庫等,提高效率的同時能為自己節(jié)省些時間摸魚
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做什么的產品,海報還是啥?時間多久,付出多少預算?預期如何?以往的設計是如何的,打算嘗試新的嗎?
任務:要怎么入手?每個人做什么內容?先做好草稿草圖溝通過之后,分配好工作內容,你做信息搜集,他做設計執(zhí)行,他做動畫演示等,其實這些最好一兩個人做,彼此熟悉的,更好的統(tǒng)籌和交付。
執(zhí)行:分配好任務,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總結:記錄好方便后期對照
s:具體的 m:可衡量的  a:可實現(xiàn)的  r:相關的 t:有時限的。


做好這些工作,再詢問一遍,

比如“更好的用戶體驗”換成“更高效,更趣味”....
再比如“用戶更喜歡的產品”換成 想讓用戶喜歡什么?感官-視覺-流程體驗....


我知道很多設計師都不喜歡這么繁雜的,你就記住,具體的溝通方案,對方想要的案例是什么樣的,有沒有喜歡的參考,然后按照方向去做就行了。期間交付溝通的時候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理解,也就是忽悠一下對方,這里哪里好?哪里怎么樣,這里是大廠都在用的等。人呢就喜歡這些市場先驗的,有反饋的,比如很多人看視頻,出現(xiàn)了一句引用名人的格言,名人的經歷故事,他就會更加相信這個視頻,具體是什么原理?應該是叫做內心投射效應,覺得是名人所說的,就會讓人更加相信。

五、品牌的涵義

品牌在市面上的解釋為三個方面的識別,分別是:
企業(yè)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MI)
企業(yè)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BI)
企業(yè)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VI)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VI:
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比較窮,員工能打最重要。衣著服裝上沒辦法統(tǒng)一要求,所以大家也就隨便穿穿。
后來公司上市了,老板覺得公司干的牛逼還不夠,需要看起來也很牛逼。所以委托了專業(yè)設計師定制了一套VI。員工們有了做工精良的統(tǒng)一制服,辦公用品全部統(tǒng)一了形象,門頭導視與宣傳資料也有了特定的格式。公司視覺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看起來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樣子了?!尮镜耐庑畏瞎镜囊?,這就是VI。

BI:
但是員工來自全國各地不同階層,大家生活工作習慣差異很大。
所以老板設立了一系列行為規(guī)章制度,告訴員工工位應該怎么整理,工作需要如何交接,自身行為應該符合哪些規(guī)范?,F(xiàn)在的員工們無論家庭條件成長經歷如何,行為上都符合一家上市公司員工該有的形象了。對公眾的外部形象也是如此,做出的行為是讓用戶怎樣認為,而不是自己怎么認為——讓員工們的行為符合公司的要求,對外展示以及他人的看法是較為相符的,這就是BI。

MI:
雇主與雇員是交易關系,簡單點說就是拿多少錢干多少事。然而一家偉大的企業(yè)一定需要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所以企業(yè)得樹立一套自己的價值觀,即是“我們企業(yè)的使命是什么、愿景是什么,經營理念是什么,我們鼓勵什么樣的行為,排斥什么樣的行為”并吸引價值觀與企業(yè)相同的員工。員工如果認可企業(yè)的價值觀,自然可以避免很多觀念上的摩擦并且發(fā)揮出更強的工作能力?!寙T工認可公司的理念與發(fā)展方向,這就是MI。

這三個東西的難度依次遞增,實現(xiàn)后的收益也是一樣。一個好的設計師加上足夠的錢就可以解決VI問題,BI卻需要強大的企業(yè)內部執(zhí)行力與合理的規(guī)劃。MI的制定雖然并不困難,但是你很難讓人從內心深處認同并執(zhí)行這個東西。你可以理解為VI是光鮮亮麗的外表,BI是優(yōu)雅有教養(yǎng)的舉止談吐,而MI是人格魅力。光鮮的外表讓更多的人想要接觸你,但人格魅力才是愿意跟你走多遠的最重要的指標。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還是那句話,先有理論支撐,進行實踐檢驗,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每個品牌,然后企業(yè)再馬后炮的賦予品牌各種形象、內涵、各種符合目前市場趨勢、審美的外表。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如vi當中的:logo、字體標準、品牌顏色、輔助元素、圖形插畫手繪、圖片和圖片風格、整體品牌的調性、個性和形式。其實這些應該是先有了品牌再去進行對應設計的,而不是先大刀闊斧的操弄一番,先花一大把的錢在上面的。而是有了一定的成績,再去包裝,附加“遠不止于此”的價值,附加一種信任感,一份認可感。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簡易化
所以發(fā)展到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新的技術,ai,之前也出現(xiàn)了各種模板網站,基本是偏向大眾化的。比如canvas、稿定設計、美圖秀秀等,越來越簡單化,越來越符合大眾。

翻譯的工具正在廉價化,大眾的能感知什么是美,而設計師是翻譯,以往的專業(yè)ps、影樓、以及圖文店鋪、設計工作室等,被這些簡單化的東西替代了,這是給大眾使用的,代替設計師的。你不需要知道設計的過程,而是對結果的取舍。


我知道有人不服,別不服,你所在的圈子可能只適合自嗨,對比大眾,覺得自己優(yōu)越有審美,覺得不懂設計的人土到掉渣,不懂審美。但別人不需要你的認可,在發(fā)達國家其實也有這種情況,再好的設計之都也會有設計師們認為的土設計,為什么存在呢?可能審美差的那一代沒走完吧。也可能是各有個性,比如高田唯,覺著千篇一律的形式風格,他卻回到了“土設計”上面,其實這不也是一種輪回嗎?審美的輪回,在循規(guī)蹈矩的時候,總有反叛者標新立異。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我自己表達的也很有局限性,不代表所有。其實我是蠻悲觀的,有句話悲觀者永遠正確,樂觀者永遠前行,不知道,等時間才能檢驗。我并不希望看到設計如此的不值錢,如此的廉價,但時代需要,經濟需要,別人需要。做不到頂尖,做不到有話語權,那就只能妥協(xié)和迂回,尋找一個中間值了。

說點題外話吧,關于裁員
在現(xiàn)在這種裁員情況下,很多的總監(jiān)結果很好,不僅沒有降薪,反而漲薪了。我不做講解,你們自行判斷。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為什么?因為,下屬的人基本被裁了很多,但是由于AI的出現(xiàn),那他的,成本降了很多,但是效率并沒降很多,所以他整個人的收入提上去了,所以總監(jiān)的收入還可以。

第二,公司里邊負責做體驗的、負責做匯報的、負責做會議記錄的,這些人吃香的喝辣的。因為公司里邊現(xiàn)有的人不多了,很多都是拿AI去替代了。那么公司里邊很多人其實只是要證明你做的有多好,這些人吃香的喝辣的。所以為什么總有人吐槽設計師在公司里啥也不是,誰都能提一嘴說兩句。

但是公司里邊什么人被裁了很多,就原來不吭聲的,悶頭做設計的,甚至設計實力很強的一幫人,這些人被裁的很多,是純是視覺,純是美感,純是畫圖標,或者純是手活很強一部分人。
由于被AI沖擊的很大,這部分人被裁了很多。然后,招了一批薪資很低的,原來可能是1萬多的,現(xiàn)在都是三四千或者五六千的這些設計師去代替以前那些人的工作內容,這些人被招了一批。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另外,現(xiàn)在大廠,基本上要的人是這樣的,他不再要那些,首先他們很少從社招網站上去招人,都從自己的內部的人才庫去撈人。

然后另外,現(xiàn)在就很多的設計師,他們需要更多的其實是運營的能力,就是直接獲取流量能力。

就像我昨天跟你說的,就是你需要去證明你的流量獲取能力,怎么證明?你的粉絲數(shù),自媒體號,這些是最直觀的。為什么不是作品集之類的?因為這些造假的太多了,也不這么直觀,而且只能對內,對有相同審美的,有知識理論的才能知道高低。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把設計比喻成馬車,第一批汽車出來的時候,還沒有馬路水泥路,都是泥路,也沒有加油站,現(xiàn)在的馬車(設計)還可以用,以后變成了都是高鐵和水泥路,也許大部分設計師要面臨上下游轉移的抉擇,甚至是沒有選擇的余地。
吃香的永遠是那些不止懂得純設計的人,他們有更開闊的視野,有對商業(yè)的理解,對市場的檢驗,對用戶的研究等,也許你就在給他當工具人使用,幫他完成這個設計,而他指揮著你。并不是說純設計不好,只是當下來說,做不到有一定影響力,去不到有意思的公司的人來說,確實是面臨一個選擇的。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學設計其實好處蠻多的,可以了解到各種文化,背景,還能了解用戶的心理,接觸多種不同的人群,甚至能學到心理學,經濟學的一些知識,擁有更顯著的洞察力,細節(jié)的觀察,形式的創(chuàng)新等。

  現(xiàn)在找工作確實比較難,但你能說會道,擁有多方面的知識和深刻的思考能力,我相信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難。


六、談談面試
其實對我來說,面試就是一種服從性測試和成本管控。
現(xiàn)在市面上我看到有許多教人大膽撒謊,輕松暢聊的方式進行面試,其實這并沒有錯,一般來說能夠如此的順暢溝通,對答,以及能把對方的問題回答得有理有據的,都是有所下功夫的,自身也有所能力的。
即使設計執(zhí)行沒有純設計、純視覺那幫人強,可溝通協(xié)作與客戶對接交流等方面卻是很不錯的。上面說到過,被開的有挺多都是那種悶頭做設計的,純設計和純視覺的,他們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只管干,只管符合美學,只管不斷的被命令修改,直到某一天崩潰,在網上的小群體設計師組成的圈子里發(fā)泄這些憤怒和不滿。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面試的多快好?。?/div>
第1點多:你的工作量是不是比別人多?比如:你一個人做了好幾個人的設計工作量。或者能否有自己的方法論和見解,有沒有自己的模型庫,對設計的理解、多結果的輸出、對客戶的要求洞察等。

第2點快:你是否做了什么,提高了公司/團隊的工作效率?要用數(shù)據來表達你為公司帶來的效益、加快了項目的進度情況。

第3點好:你是否優(yōu)化過什么流程、制定過什么文件規(guī)范、提升了什么數(shù)據指標、帶來了什么好評等。


第4點省:你是否做了什么,給公司省了多少費用、或者帶來更大的收益。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其實這幾個都在說:你有什么價值?對自身、對公司、對團隊、對客戶能夠帶去什么價值?有沒有自己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對,現(xiàn)在講的是價值,很殘酷對嗎?把人變成物品,所有的付出變成了可通約的數(shù)量,指標可以被計算,付出可以被衡量了。

七、最后聊聊其他的
上述是哈特穆特·羅薩所說的異化。
技術的開發(fā)導致了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又進而影響了人的生活節(jié)奏,現(xiàn)在是否變得很忙了?
以往手寫書信的時間轉變?yōu)榘l(fā)微信消息的時間,甚至要在同一時間內處理更多信息。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經濟學家凱恩斯預言道:
未來的技術發(fā)展可以使得人們每周工作不超過15個小時,人們可以從事更多自己喜好的工作,有的陷入了無聊中。但他并沒有看到技術開發(fā)的背后是資本所掌控的,資本論中說到,早先擁有生產資料的人擁有了社會權力,他們支配了勞動力的時間,什么是社會權力?通俗的說,我家有織布機,可以生產物品獲得金錢,而你沒有,但你需要生存,于是過來應聘工作員,我付給你薪資。從手工業(yè)時代轉變?yōu)楣I(yè)化時代,從最初的強權制度變成現(xiàn)在的隱性控制。
什么意思?你現(xiàn)在得生存吧?得工作,拿時間換錢。以往還有反抗,資源的重新分配,現(xiàn)在呢?有合法的律法去維護,表面上是維護所有人的權益,實際上是維護了擁有工具壓迫無生產資料的人。但現(xiàn)在又沒法說理去,因為都合法化,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對嗎?老板并沒有脅迫你也沒有軟禁你,只是對方有資料,他就可以支配一部分人的生命時間。

轉行之后--對設計和品牌的一些新看法+閑聊嘮嗑


扯遠了,通篇談到了設計轉行,設計的思考和品牌的思考,以及面試的一點看法,再閑聊了一些亂七八糟的。


八、最后總結一下吧
1、如果你真的熱愛設計并且能從其中找到成就感和正反饋的能量,一進入設計狀態(tài)就忘乎所以的話,那么你很適合設計,也可能走出自己的路。

2、設計的審美大多數(shù)是依照市場的改變而變化的,市場選擇的東西要試著去相信,可以參考,不表示要一比一的模仿,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也許能有新的東西出來。

3、接到委托之后先具體化的溝通,理解需求,復述你的理解,讓對方同屏,之后再進行更具體的論述,能減少之后的許多麻煩。

4、品牌是披著各種虛擬皮膚的人,其實可以看成是人,有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內涵,也可以隨著時間的改變而進行調整。它可以是身價高貴的身份象征,也可以是親民平和的形象,就像是每個人都在帶著面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等到它定型之后,變成了某有個明星形象的時候,此刻它只能是這個形狀,在這個形狀之上進行各種維護、宣傳、打造、讓它鏈接用戶,塑造更加深刻的信任感,讓用戶明白,在此起彼伏的人海(品牌)中,堅定的選擇你。這時候你的本身被清洗了,其實你本身和其他人一樣,擁有的五官和身體是一樣的,只不過你被賦予了一層身份,這一層身份代表著擁護者選擇的品味,圈層的歸屬,花錢在你身上是為了找到優(yōu)越感,滿足虛榮心,這就創(chuàng)造出了高溢價的情況,降低了所以商業(yè)運作的成本,獲得了更高的回報。你的經營公司會更上一層樓,而你備受矚目。

5、工具的使用,star和smart法則,以及學會利用ai,利用模型庫,建立自己的模型庫,得會復盤總結,形成自己的方法論。


6、品牌的vi、bi、mi,其實做出流程,具體化思路,做一個品牌提案并不難,難的是怎么讓用戶找到你,并認可你的設計和理念,是否能夠真的幫助到他,是否能夠讓他省錢和盈利。

7、對設計行業(yè)的悲觀看法,越來越大眾化、簡易化,普通人利用工具之后只需要抉擇過程和結果,他們只需要結果,而設計師更看重過程。Canvas和其他模型庫與各種軟件的迭代,大部分設計師被替代是在所難免的,現(xiàn)在來說還未普及,信息差還存在一定壁壘,不至于消解的這么快。不過倒是需要做好提前準備了。

8、要學運營獲客的能力,不要只純設計和純視覺,最有力的證明不是作品集多優(yōu)美,而是實際的案例是否能夠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你自身的能力是否能夠具體化。


9、面試的一些看法,服從性測試和成本管控。你有能力吹牛就能進去,進去之后發(fā)現(xiàn)每個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標準流程,你只需要在這些流程之上做出一些新的改變,或是能夠會用即可。我覺得面試官看待面試者的能力有好幾個方面,內在的潛力和發(fā)展趨勢,溝通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對市場的趨勢看法和人群變化的趨勢等。


作者:王富貴兒本人
鏈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yODkxMg==.html
來源:站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yè)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yè)轉載請注明出處。

image.png

藍藍設計(bouu.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yè)提供卓越的大數(shù)據可視化界面設計、B端界面設計、桌面端界面設計、APP界面設計、圖標定制、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UI咨詢、高端網站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fā)服務,咨詢電話:01063334945。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分享國內外優(yōu)秀的設計,有興趣請加入一起學習成長,咨詢及進群請加藍小助微信ben_lanlan。

image.png

關鍵詞:UI咨詢、UI設計服務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數(shù)據可視化設計公司、用戶體驗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銀行金融軟件UI界面設計能源及監(jiān)控軟件UI界面設計、氣象行業(yè)UI界面設計、軌道交通界面設計、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 UI界面設計、航天軍工軟件UI界面設計、醫(yī)療行業(yè)軟件UI界面設計教育行業(yè)軟件UI界面設計、企業(yè)信息化UI界面設計、軟件qt開發(fā)、軟件wpf開發(fā)軟件vue開發(fā)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bouu.cn

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