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25 seo達人
事件循環(huán)
JavaScript是單線程,非阻塞的
瀏覽器的事件循環(huán)
執(zhí)行棧和事件隊列
宏任務和微任務
node環(huán)境下的事件循環(huán)
和瀏覽器環(huán)境有何不同
事件循環(huán)模型
宏任務和微任務
經(jīng)典題目分析
1. JavaScript是單線程,非阻塞的
單線程:
JavaScript的主要用途是與用戶互動,以及操作DOM。如果它是多線程的會有很多復雜的問題要處理,比如有兩個線程同時操作DOM,一個線程刪除了當前的DOM節(jié)點,一個線程是要操作當前的DOM階段,最后以哪個線程的操作為準?為了避免這種,所以JS是單線程的。即使H5提出了web worker標準,它有很多限制,受主線程控制,是主線程的子線程。
非阻塞:通過 event loop 實現(xiàn)。
2. 瀏覽器的事件循環(huán)
執(zhí)行棧和事件隊列
為了更好地理解Event Loop,請看下圖(轉(zhuǎn)引自Philip Roberts的演講 《Help, I'm stuck in an event-loop》)
Help, I'm stuck in an event-loop
執(zhí)行棧: 同步代碼的執(zhí)行,按照順序添加到執(zhí)行棧中
function a() {
b();
console.log('a');
}
function b() {
console.log('b')
}
a();
我們可以通過使用 Loupe(Loupe是一種可視化工具,可以幫助您了解JavaScript的調(diào)用堆棧/事件循環(huán)/回調(diào)隊列如何相互影響)工具來了解上面代碼的執(zhí)行情況。
調(diào)用情況
執(zhí)行函數(shù) a()先入棧
a()中先執(zhí)行函數(shù) b() 函數(shù)b() 入棧
執(zhí)行函數(shù)b(), console.log('b') 入棧
輸出 b, console.log('b')出棧
函數(shù)b() 執(zhí)行完成,出棧
console.log('a') 入棧,執(zhí)行,輸出 a, 出棧
函數(shù)a 執(zhí)行完成,出棧。
事件隊列: 異步代碼的執(zhí)行,遇到異步事件不會等待它返回結果,而是將這個事件掛起,繼續(xù)執(zhí)行執(zhí)行棧中的其他任務。當異步事件返回結果,將它放到事件隊列中,被放入事件隊列不會立刻執(zhí)行起回調(diào),而是等待當前執(zhí)行棧中所有任務都執(zhí)行完畢,主線程空閑狀態(tài),主線程會去查找事件隊列中是否有任務,如果有,則取出排在第一位的事件,并把這個事件對應的回調(diào)放到執(zhí)行棧中,然后執(zhí)行其中的同步代碼。
我們再上面代碼的基礎上添加異步事件,
function a() {
b();
console.log('a');
}
function b() {
console.log('b')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c');
}, 2000)
}
a();
此時的執(zhí)行過程如下
img
我們同時再加上點擊事件看一下運行的過程
$.on('button', 'click', function onClick() {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 {
console.log('You clicked the button!');
}, 2000);
});
console.log("Hi!");
setTimeout(function timeout() {
console.log("Click the button!");
}, 5000);
console.log("Welcome to loupe.");
img
簡單用下面的圖進行一下總結
執(zhí)行棧和事件隊列
宏任務和微任務
為什么要引入微任務,只有一種類型的任務不行么?
頁面渲染事件,各種IO的完成事件等隨時被添加到任務隊列中,一直會保持先進先出的原則執(zhí)行,我們不能準確地控制這些事件被添加到任務隊列中的位置。但是這個時候突然有高優(yōu)先級的任務需要盡快執(zhí)行,那么一種類型的任務就不合適了,所以引入了微任務隊列。
不同的異步任務被分為:宏任務和微任務
宏任務:
script(整體代碼)
setTimeout()
setInterval()
postMessage
I/O
UI交互事件
微任務:
new Promise().then(回調(diào))
MutationObserver(html5 新特性)
運行機制
異步任務的返回結果會被放到一個任務隊列中,根據(jù)異步事件的類型,這個事件實際上會被放到對應的宏任務和微任務隊列中去。
在當前執(zhí)行棧為空時,主線程會查看微任務隊列是否有事件存在
存在,依次執(zhí)行隊列中的事件對應的回調(diào),直到微任務隊列為空,然后去宏任務隊列中取出最前面的事件,把當前的回調(diào)加到當前指向棧。
如果不存在,那么再去宏任務隊列中取出一個事件并把對應的回到加入當前執(zhí)行棧;
當前執(zhí)行棧執(zhí)行完畢后時會立刻處理所有微任務隊列中的事件,然后再去宏任務隊列中取出一個事件。同一次事件循環(huán)中,微任務永遠在宏任務之前執(zhí)行。
在事件循環(huán)中,每進行一次循環(huán)操作稱為 tick,每一次 tick 的任務處理模型是比較復雜的,但關鍵步驟如下:
執(zhí)行一個宏任務(棧中沒有就從事件隊列中獲?。?
執(zhí)行過程中如果遇到微任務,就將它添加到微任務的任務隊列中
宏任務執(zhí)行完畢后,立即執(zhí)行當前微任務隊列中的所有微任務(依次執(zhí)行)
當前宏任務執(zhí)行完畢,開始檢查渲染,然后GUI線程接管渲染
渲染完畢后,JS線程繼續(xù)接管,開始下一個宏任務(從事件隊列中獲?。?
簡單總結一下執(zhí)行的順序:
執(zhí)行宏任務,然后執(zhí)行該宏任務產(chǎn)生的微任務,若微任務在執(zhí)行過程中產(chǎn)生了新的微任務,則繼續(xù)執(zhí)行微任務,微任務執(zhí)行完畢后,再回到宏任務中進行下一輪循環(huán)。
宏任務和微任務
深入理解js事件循環(huán)機制(瀏覽器篇) 這邊文章中有個特別形象的動畫,大家可以看著理解一下。
console.log('start')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setTimeout')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console.log('promise1')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promise2')
})
console.log('end')
瀏覽器事件循環(huán)
全局代碼壓入執(zhí)行棧執(zhí)行,輸出 start
setTimeout壓入 macrotask隊列,promise.then 回調(diào)放入 microtask隊列,最后執(zhí)行 console.log('end'),輸出 end
調(diào)用棧中的代碼執(zhí)行完成(全局代碼屬于宏任務),接下來開始執(zhí)行微任務隊列中的代碼,執(zhí)行promise回調(diào),輸出 promise1, promise回調(diào)函數(shù)默認返回 undefined, promise狀態(tài)變成 fulfilled ,觸發(fā)接下來的 then回調(diào),繼續(xù)壓入 microtask隊列,此時產(chǎn)生了新的微任務,會接著把當前的微任務隊列執(zhí)行完,此時執(zhí)行第二個 promise.then回調(diào),輸出 promise2
此時,microtask隊列 已清空,接下來會會執(zhí)行 UI渲染工作(如果有的話),然后開始下一輪 event loop, 執(zhí)行 setTimeout的回調(diào),輸出 setTimeout
最后的執(zhí)行結果如下
start
end
promise1
promise2
setTimeout
node環(huán)境下的事件循環(huán)
和瀏覽器環(huán)境有何不同
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與瀏覽器大致相同。不同的是 node 中有一套自己的模型。node 中事件循環(huán)的實現(xiàn)依賴 libuv 引擎。Node的事件循環(huán)存在幾個階段。
如果是node10及其之前版本,microtask會在事件循環(huán)的各個階段之間執(zhí)行,也就是一個階段執(zhí)行完畢,就會去執(zhí)行 microtask隊列中的任務。
node版本更新到11之后,Event Loop運行原理發(fā)生了變化,一旦執(zhí)行一個階段里的一個宏任務(setTimeout,setInterval和setImmediate)就立刻執(zhí)行微任務隊列,跟瀏覽器趨于一致。下面例子中的代碼是按照的去進行分析的。
事件循環(huán)模型
┌───────────────────────┐
┌─>│ timers │
│ └──────────┬────────────┘
│ ┌──────────┴────────────┐
│ │ I/O callbacks │
│ └──────────┬────────────┘
│ ┌──────────┴────────────┐
│ │ idle, prepare │
│ └──────────┬────────────┘ ┌───────────────┐
│ ┌──────────┴────────────┐ │ incoming: │
│ │ poll │<──connections─── │
│ └──────────┬────────────┘ │ data, etc. │
│ ┌──────────┴────────────┐ └───────────────┘
│ │ check │
│ └──────────┬────────────┘
│ ┌──────────┴────────────┐
└──┤ close callbacks │
└───────────────────────┘
事件循環(huán)各階段詳解
node中事件循環(huán)的順序
外部輸入數(shù)據(jù) --> 輪詢階段(poll) --> 檢查階段(check) --> 關閉事件回調(diào)階段(close callback) --> 定時器檢查階段(timer) --> I/O 事件回調(diào)階段(I/O callbacks) --> 閑置階段(idle, prepare) --> 輪詢階段...
這些階段大致的功能如下:
定時器檢測階段(timers): 這個階段執(zhí)行定時器隊列中的回調(diào)如 setTimeout() 和 setInterval()。
I/O事件回調(diào)階段(I/O callbacks): 這個階段執(zhí)行幾乎所有的回調(diào)。但是不包括close事件,定時器和setImmediate()的回調(diào)。
閑置階段(idle, prepare): 這個階段僅在內(nèi)部使用,可以不必理會
輪詢階段(poll): 等待新的I/O事件,node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會阻塞在這里。
檢查階段(check): setImmediate()的回調(diào)會在這個階段執(zhí)行。
關閉事件回調(diào)階段(close callbacks): 例如socket.on('close', ...)這種close事件的回調(diào)
poll:
這個階段是輪詢時間,用于等待還未返回的 I/O 事件,比如服務器的回應、用戶移動鼠標等等。
這個階段的時間會比較長。如果沒有其他異步任務要處理(比如到期的定時器),會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等待 I/O 請求返回結果。
check:
該階段執(zhí)行setImmediate()的回調(diào)函數(shù)。
close:
該階段執(zhí)行關閉請求的回調(diào)函數(shù),比如socket.on('close', ...)。
timer階段:
這個是定時器階段,處理setTimeout()和setInterval()的回調(diào)函數(shù)。進入這個階段后,主線程會檢查一下當前時間,是否滿足定時器的條件。如果滿足就執(zhí)行回調(diào)函數(shù),否則就離開這個階段。
I/O callback階段:
除了以下的回調(diào)函數(shù),其他都在這個階段執(zhí)行:
setTimeout()和setInterval()的回調(diào)函數(shù)
setImmediate()的回調(diào)函數(shù)
用于關閉請求的回調(diào)函數(shù),比如socket.on('close', ...)
宏任務和微任務
宏任務:
setImmediate
setTimeout
setInterval
script(整體代碼)
I/O 操作等。
微任務:
process.nextTick
new Promise().then(回調(diào))
Promise.nextTick, setTimeout, setImmediate的使用場景和區(qū)別
Promise.nextTick
process.nextTick 是一個獨立于 eventLoop 的任務隊列。
在每一個 eventLoop 階段完成后會去檢查 nextTick 隊列,如果里面有任務,會讓這部分任務優(yōu)先于微任務執(zhí)行。
是所有異步任務中最快執(zhí)行的。
setTimeout:
setTimeout()方法是定義一個回調(diào),并且希望這個回調(diào)在我們所指定的時間間隔后第一時間去執(zhí)行。
setImmediate:
setImmediate()方法從意義上將是立刻執(zhí)行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它卻是在一個固定的階段才會執(zhí)行回調(diào),即poll階段之后。
經(jīng)典題目分析
一. 下面代碼輸出什么
async function async1() {
console.log('async1 start');
await async2();
console.log('async1 end');
}
async function async2() {
console.log('async2');
}
console.log('script start');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setTimeout');
}, 0)
async1();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console.log('promise1');
resolve();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promise2');
});
console.log('script end');
先執(zhí)行宏任務(當前代碼塊也算是宏任務),然后執(zhí)行當前宏任務產(chǎn)生的微任務,然后接著執(zhí)行宏任務
從上往下執(zhí)行代碼,先執(zhí)行同步代碼,輸出 script start
遇到setTimeout,現(xiàn)把 setTimeout 的代碼放到宏任務隊列中
執(zhí)行 async1(),輸出 async1 start, 然后執(zhí)行 async2(), 輸出 async2,把 async2() 后面的代碼 console.log('async1 end')放到微任務隊列中
接著往下執(zhí)行,輸出 promise1,把 .then()放到微任務隊列中;注意Promise本身是同步的立即執(zhí)行函數(shù),.then是異步執(zhí)行函數(shù)
接著往下執(zhí)行, 輸出 script end。同步代碼(同時也是宏任務)執(zhí)行完成,接下來開始執(zhí)行剛才放到微任務中的代碼
依次執(zhí)行微任務中的代碼,依次輸出 async1 end、 promise2, 微任務中的代碼執(zhí)行完成后,開始執(zhí)行宏任務中的代碼,輸出 setTimeout
最后的執(zhí)行結果如下
script start
async1 start
async2
promise1
script end
async1 end
promise2
setTimeout
二. 下面代碼輸出什么
console.log('start');
setTimeout(() => {
console.log('children2');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children3');
})
}, 0);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children4');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children5');
resolve('children6')
}, 0)
}).then((res) => {
console.log('children7');
setTimeout(() => {
console.log(res);
}, 0)
})
這道題跟上面題目不同之處在于,執(zhí)行代碼會產(chǎn)生很多個宏任務,每個宏任務中又會產(chǎn)生微任務
從上往下執(zhí)行代碼,先執(zhí)行同步代碼,輸出 start
遇到setTimeout,先把 setTimeout 的代碼放到宏任務隊列①中
接著往下執(zhí)行,輸出 children4, 遇到setTimeout,先把 setTimeout 的代碼放到宏任務隊列②中,此時.then并不會被放到微任務隊列中,因為 resolve是放到 setTimeout中執(zhí)行的
代碼執(zhí)行完成之后,會查找微任務隊列中的事件,發(fā)現(xiàn)并沒有,于是開始執(zhí)行宏任務①,即第一個 setTimeout, 輸出 children2,此時,會把 Promise.resolve().then放到微任務隊列中。
宏任務①中的代碼執(zhí)行完成后,會查找微任務隊列,于是輸出 children3;然后開始執(zhí)行宏任務②,即第二個 setTimeout,輸出 children5,此時將.then放到微任務隊列中。
宏任務②中的代碼執(zhí)行完成后,會查找微任務隊列,于是輸出 children7,遇到 setTimeout,放到宏任務隊列中。此時微任務執(zhí)行完成,開始執(zhí)行宏任務,輸出 children6;
最后的執(zhí)行結果如下
start
children4
children2
children3
children5
children7
children6
三. 下面代碼輸出什么
const p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1)
}, 0)
resolve(2)
})
p1.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onsole.log(3);
resolve(4);
})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onsole.log('end');
執(zhí)行代碼,Promise本身是同步的立即執(zhí)行函數(shù),.then是異步執(zhí)行函數(shù)。遇到setTimeout,先把其放入宏任務隊列中,遇到p1.then會先放到微任務隊列中,接著往下執(zhí)行,輸出 3
遇到 p().then 會先放到微任務隊列中,接著往下執(zhí)行,輸出 end
同步代碼塊執(zhí)行完成后,開始執(zhí)行微任務隊列中的任務,首先執(zhí)行 p1.then,輸出 2, 接著執(zhí)行p().then, 輸出 4
微任務執(zhí)行完成后,開始執(zhí)行宏任務,setTimeout, resolve(1),但是此時 p1.then已經(jīng)執(zhí)行完成,此時 1不會輸出。
最后的執(zhí)行結果如下
3
end
2
4
你可以將上述代碼中的 resolve(2)注釋掉, 此時 1才會輸出,輸出結果為 3 end 4 1。
const p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1)
}, 0)
})
p1.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onsole.log(3);
resolve(4);
})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onsole.log('end');
3
end
4
1
最后強烈推薦幾個非常好的講解 event loop 的視頻:
What the heck is the event loop anyway? | Philip Roberts | JSConf EU
Jake Archibald: In The Loop - JSConf.Asia